温泉是由雨水渗入地下,在深处加热后再上升到地面形成,由于温泉蕴藏深入地底之下,是属于高温、高压的条件,在长期的浸泡下会有各式各样丰富的矿物质溶解在温泉水中,同时也由于是缺氧的环境,所以是属于还原性的,如果其中又有硫的存在,则其还原性将更强,当温泉从地表涌出后就与空气中的氧气开始接触,也就是氧化过程的开始,其间更由于压力下降导致溶解性气体的挥发、温度下降且产生沉淀等种种的温泉成分与物理化学变化后,温泉的性质已由地底的稳定静态转变为动态不稳定,随着时间增长最终成为氧化性的另一稳定的静态,这就是温泉的劣化过程,而其复杂的温泉水化学的改变,则以氧化还原电位(ORP)的上升差距来表示温泉劣化程度;因此,采用ORP值检测温泉劣化行为的论述逐渐被受。
根据日本大河内教授的理论,从地底泉源的涌出即是氧化过程的开始,也是温泉的劣化的开始;因此,隔绝与空气的接触,缩短贮存桶的停留时间,缩短泉源到浴池的距离以减少注入浴池的时间等条件因素,是降低温泉劣化的重要条件,也是新鲜温泉的重要考虑因素: ◎水被氧化的区域,在ORP=1230-59pH范围以上。 ◎水被还原的区域,在ORP=-59pH范围以下。 ◎ORP=840-47pH为平衡值,属于电子中和状态,无氧化还原反应。 ◎天然温泉大都在pH:1~10,ORP:-500~500mv范围,属于还原区域。 ◎人体皮肤大都在pH:4~6.5,ORP:200~400mv范围,属于还原区域。 ◎自来水、游泳池大都在pH:6~8,ORP:400~900mv范围,属于氧化区域。
人体新陈代谢的能量来自于生物氧化过程,在此一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的自由基,自由基会去攻击其它较弱的分子,以强夺分享它们的电子;这种使自己获得电子配对,却造成对方失去电子的过程,会在人体内造成攻击连锁反应,使得细胞结构及生理功能的改变,导致促进各种疾病发生,这就是生物的氧化作用;例如当人体劳累过度时,许多部位就会疼痛,这是因为身体短时内燃烧大量脂肪产生热能所进行的生物氧化作用,造成大量高浓度的酸性物质堆积所致,而老人斑则是皮肤受到紫外线侵蚀而氧化的结果,老人斑的脂褐素会使细胞的结构、功能行性改变,这就是衰老的原因和表象。 存在于温泉中的硫化氢、二价硫化物以及硫酸根离子等各种形式的硫化物进入机体,使体内疏基增加。疏基是氢氧基的氢(氧)被硫置换而生成,疏基分为CSS、CSH、GSH等有机疏基和无机疏基,均易溶存于血中,并向组织传输。在组织疏基中,除可溶性疏基外,尚有许多与高分子蛋白质结合的重要疏基,结合在糖、脂肪、蛋白质中的疏基种类甚多,它是维持机体生命的极重要的物质。
现今医学界普遍认定自由基的堆积与急性胰脏炎、胃炎、十二指肠炎、关节炎等有关外,其它疾病包括糖尿病、尿毒症、癌症等的研究报告也陆续出炉,证明自由基的氧化行为是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,它是体内脂质过氧化的所引起的危害;因此“抗氧化研究”已经是近代医学研究抗老化的重要角色;而天然温泉因为具备有天然还原性特质的功能,会将活性氧加以还原、去除,降低氧化作用,抑制自由基的生成与攻击,则是传统泡汤养生文化的最重要理论依据。
|